随着秋冬季节到来
天气转凉、气温下降
是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
一起来看看秋冬季节常见
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及预防方法
什么是胃肠道感染性疾病
秋冬季节是胃肠道感染的高发季节,由于气温变化大、食物易腐败等因素,容易导致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。常见的疾病有大肠埃希菌肠炎、霍乱、伤寒、副伤寒、细菌性痢疾、甲型肝炎、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性肠炎等。
关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知识
1传播途径
●食物传播:食用被污染的食物,尤其是未煮熟或腐败变质的食物。
●水源传播:饮用被污染的水源,如未经处理的自来水或受到污染的水源。
●接触传播:通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、呕吐物等污染物,以及被污染的物品(如门把手、餐具等)而传播。
●媒介传播:苍蝇、蟑螂等昆虫也可能携带并传播病原体。
2易感人群
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易感。不注意个人卫生、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也更容易感染。
3症状表现
主要包括腹泻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发热等,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。
预防措施五要五不要
五要
饭前便后要洗手
海产鱼虾要煮熟
生熟食品要分开
居室环境要卫生
出现症状要就诊
五不要
生水未煮不要喝
体弱者不要生食水产品及蔬菜
病人不要为他人加工食品
无牌餐饮不要光顾
未做好防护,不要处理患者呕吐物和污染物
胃肠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与护理
??及时就医:一旦出现胃肠道感染症状,应立即就医,遵医嘱进行治疗。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止泻药等药物,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病情。
??补充水分与电解质:腹泻、呕吐等症状易导致脱水、电解质紊乱,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等,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。
??休息与饮食:保证充足的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。选择易消化、营养丰富的食物,避免油腻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总结
秋冬季节是胃肠道感染的高发期,师生应提高警惕,加强自身防控能力。另外,秋冬季节随着气温变化、饮食习惯改变、运动量减少、情绪因素等影响也容易引发胃肠道其他疾病如:胃炎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、肠易激综合征等,师生可通过合理饮食、保暖护胃、增强体质、心理调适以及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,有效降低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。同时,一旦出现相关症状,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。
【转自安防学院后勤处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