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急技术学院

心理健康

当前位置:首页 >学生工作 >心理健康

应急技术学院|学生心理健康报第16期

作者:陈曼曼 来源: 日期:2024-10-22 阅读:

学生心理健康报

第16期

应急技术学院

知心老师:苏陈荣、陈曼曼、李峰、高富贺、林书畅、严悦、李邹强

咨询地点:昌期楼514

咨询热线:0577-85108158

同学们在经历了初始的适应期后,逐步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状态。但与此同时,伴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加和人际交往的复杂化,部分同学出现了焦虑和迷茫的情绪。

af31bd73788aca637c275d79ecf7ea7e.png

一、如何管理压力和情绪

 

一是科学规划时间,合理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;

二是积极寻求社会支持,与同学、朋友和老师进行有效沟通;

三是培养自我调节能力,通过运动、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。


二、案例分析

 

 

小李(化名),女,20岁,大三年级,因面对升学、就业感觉焦虑却无法静心学习,主动来到心理咨询室预约,求助意愿较强烈。自述最近入睡困难,一年来似乎每天被负能量包裹,情绪时有起伏,经常感到有压力、很焦虑,上课和自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,偶尔感觉孤独、悲伤。小李来自农村,家庭关系一般,亲子沟通匮乏,父亲偶有家暴行为,母亲保守、时常焦虑,家庭重男轻女。小李说自己没什么朋友,进入大三大家各自忙碌接触更少了,中学的朋友基本不联系,但自认为这对自己没有太大影响。咨询过程中,小李精神状态正常、意识清晰、语言表达得当,伴随多次深呼吸、搓手、抠手指等动作,自我评价较低。心理原因分析: 

 经初步诊断和评估,小李认知正常,有主动求助的愿望,社会功能尚好, 排除器质性病变和精神性疾病。主要表现为面对未来升学、就业情境在心理上过度担忧加之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,产生焦虑情绪并伴随着生理上的唤醒,出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下降,思维迟钝等部分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,初步判断为因应激性焦虑持续而引起泛化性焦虑的一般性心理问题。


三、关于如何充实大学生活

 

一、锻炼自我

1。明确目标与规划:首先,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。制定计划并坚持执行,有助于你保持方向感和动力。

 2.积极参与课堂与学术活动:认真听课,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同时,利用学校的资源,如图书馆、讲座和研讨会,拓宽知识面,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领域。

3.加入学生组织或社团:加入学生组织或社团可以让你参与组织活动、策划项目,同时结识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,丰富你的社交圈。

4.参与实习或志愿服务: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参与实习或志愿服务,这不仅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,还能提升你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。实习经历对于未来就业也非常有帮助。

二、提升自我

5. 培养兴趣爱好:大学生活不应只有学习和工作,也要留时间给自己喜欢的事情。无论是音乐、运动、绘画还是编程,培养一项或多项兴趣爱好,可以让你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找到放松和乐趣,同时也是自我表达和创造力释放的途径。

6.保持身心健康:良好的身心状态是充实大学生活的基础。合理安排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,同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,学会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