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表时间:2023-11-09 浏览次数:
书山漫漫,认勤奋者为首,学海苦茫茫,须刻苦当先。去挥洒,去耕耘,去描绘。下面是安管2303班和安防2302班的学习心得分享。
安管2303班
1、安管2303班 何鲁
看完《红星照耀中国》,我的内心有了深深地触动。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坚强的毅力,坚定的决心。遇到困难不是退缩、放弃,而是勇敢地面对、解决,这样才能使我们将生活中的大事、小事做到最好,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美好。从1949年到如今,70年的时间,中国的崛起,中国的迅速发展,中国创造的一个个奇迹,世界有目共睹。而这些奇迹都是由无数中国人夜以继日的奋斗得来的。祖国是伟大的,历尽艰辛,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崛起,跨过重重阻力,在历史的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,让世界刮目相看,让更多的目光聚焦于世界的东方。
2、安管2303班 冯科臻
《红星照耀中国》是美国记者埃德加·斯诺的著作,也被译为《西行漫记》。这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,详细记录了斯诺在1936年对中国工农红军的采访和观察。通过这本书,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革命精神。
在《红星照耀中国》中,斯诺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困难。红军在面对自然条件的威胁和敌人的追击时,展现出了坚韧和勇敢的品质。他们凭借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,克服了一切困难,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。
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纪实性的报道,更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。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,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他们的信仰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承诺,更是用实际行动去践行。正是这种信仰,让他们在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依然能够保持冷静和坚定。
通过阅读《红星照耀中国》,我深感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。我们要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,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3、安管2303班 孙鲁涛
红星重照耀,中华辉煌现。
毛泽东,彭德怀,徐海东等一个又一个领导人,他们虽出身卑微,却凭着一份救国救民的执念,壮大了红军,造就了今天。作为领导人,他们却毫无领导的架子,与战士们同甘共苦。吃食,普通。衣着,简朴。磨难,受尽。却难掩,他们那拳拳的爱国之心。不为功名,只为百姓。不求利禄,只求和平。问百姓们为何如此“偏爱”红军,那朴实的话语动人心弦。那是百姓的军,那是救国的军!
长城万里,古代劳动人民用血肉筑成。而中国今日,何尝不是呢?在战场上,红军战士,不畏不惧,冲锋陷阵,抛头颅,洒热血,无怨无悔。“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”正是,忠骨处处埋,战士悔怨无。
向红军战士们致敬!向中国共产党致敬!愿你们的亡灵永存。
安防2302班
1、安防2302班 柯伟涛
作者埃德加斯诺,以外国人的身份记录了中国红军的一系列事迹。从中可见红军们积极乐观,吃苦耐劳,努力奋斗的精神,为我们展现了一群英勇,勤劳,智慧的红军战士。在战场上,红军们前仆后继,在日常生活中,也是互帮互助,这一幕幕场景,可见中国人民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。毛主席为红军首领,他出生卑微,但却有着远大的报复。周总理出身于普通家族,却写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。这些杰出的红军领袖们以自强自尊自信,取得了成功,作者何不是在歌颂他们,弘扬红军战士的精神,让我们学习。仅仅是个外国作家,却有着为他人着想的态度,岂不是让那些卖国贼无地自容。我们也要向他学习。在读书时,我真真正正的感受到那股热血,感受到无人可比的红军精神。为此,请大家记住,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。
2、安防2302班 陈豪
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,当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,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,也许没有意识到,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。《红星照耀中国》提醒着我,即使身处和平年代,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,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,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、赴汤蹈火。在《红星照耀中国》第一篇中,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、发展的原因。他判断油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,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、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,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。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,有一批坚决的青年,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。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,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,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,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。
3、安防2302班 卢筱微
在长征途中,毛主席和他的夫人只是住在两间窑洞中,四壁简陋,空无所有,仅仅挂了一些地图。虽然他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,干百次没收了地主、官僚和税吏的财产,可是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只是一卷铺盖和几件随身的衣物。他一点也没有领导的架子,与战士们同甘共苦,伙食普通,衣着简朴。毛泽东认真研究哲学,一丝不苟。有一阵子作者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,中途一次一个客人带来几本哲学新书给他,于是他要求作者改期再谈。在接下去的三四天中,他专心读书,似乎其他什么都不管了。他是一个专心致至,一心一意的人。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个时,他坚持不懈,不屈不挠,少年时代的他在父亲的田里干活,在学校刻苦读书,与几个志同道合的,一起锻炼他们自己。他们知道中国的未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艰难困苦的能力。
缅怀革命先烈,铭记历史。积极发扬先烈精神品质,传承红军精神,抗战精神。肩负起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,要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奋斗,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地址:温州市瓯海区瓯海大道2555号 邮编:325016
版权所有 ©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